我以前問小芙兒為什麼要一直喝水,她也非常有耐心的告訴我答案,最容易發現影響到的是跟黃金先生的相見次數, 同時也告訴我身體的一些髒東西需要靠水分才能排出,如果廢物累積在身體裡,我的身體會發生甚麼事情呢? 我一驚...難道我長不停的痘痘跟我10年好不了的皮膚過敏,都是這些原因嗎?真的是好感謝我的指導員,她自己因為生病, 也不停的研究健康方面的相關知識,我也因為體重控制而透過小芙更了解這些健康的常識.....換個健康的腦袋比甚麼都重要阿!! 如果你也有發現下面的這些小毛病,是不是也該考慮多喝幾口水了呢? 口渴感是處於脫水狀態的身體向我們發出的警告。因為只有當體內脫水持續了相當一段時間後,我們才能感到口渴。有時也會有體內嚴重乾燥但嘴不幹的情況出現,因此不能僅憑口腔的乾燥程度來判斷體內是否乾燥。 還好在我們的體內有一台非常精密的乾燥報警裝置。這個裝置可以通過各種症狀來提醒我們體內旱情,只是我們讀不懂這些信號罷了。 1、無端感到疲倦 如想順利進行這個過程,細胞內部需要有75%的水分。只有這樣,穿過細胞膜的水分才可以運轉泵,通過這個過程完成鈉元素和鉀元素等物質的交換。 身體不能儲存水分。我們喝的水被用於消化、吸收、能量製造、清除垃圾等很多方面,剩下的水分則全部通過小便排出體外。所以不經常喝水,身體沒有足夠的水去製造能量,人只能感到疲倦了。 2、無端感到煩躁、焦慮和憂郁 當體內缺水時,由於不能生產出充足的尿液,身體只能挪用部分核心物質作為抗氧化物質來處理代謝過程中產生的毒性垃圾。這些核心物質包括動物生長必不可少的必需氨基酸---色氨酸,以及新陳代謝必不可少的氨基酸——酪氨酸。這兩種物質被用作中和肝臟毒性垃圾的抗氧化物質。 另外,色氨酸還是保持和整合身體機能平衡所需的神經傳導物質——血清素、褪黑激素、色胺和吲哚胺的製造原料。所以當體內缺水時,將不斷消耗用於新陳代謝的一部分必需氨基酸,讓人感到全身乏力。 情緒憂郁表示體內乾燥噎加劇了。當體內缺少酪氨酸時,人會產生憂郁的情緒。酪氨酸這種氨基酸是大腦用於製造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等神經傳導物質的原料。如果酪氨酸被挪用去解除體內毒素,神經傳導物質的活動將會減少,人會失去活力,情緒也會變得憂郁。 如果你無端感到煩躁或憂郁,請慢慢喝兩三杯水。這樣很快就能沉下心來,並恢復平時的心態。 3、消化不良 身體缺水導致垃圾堆積在體內,我們的身體就會像對付疾病一樣對付這些垃圾,用全部的能量清除體內垃圾,而不去執行每日都要進行的細胞再生工作。因此缺水會導致眾多身體器官,尤其是消化器官和淋巴系統、腎臟等失去正常的活力,特別是從頭到尾一直需要水的消化過程更容易受到影響。 食物在水中溶解、粉碎、分散的過程稱為水解。將這些分解後的營養成分送往細胞的同樣還是水。而且把吸收的營養轉換成能量的過程也需要水。所以當身體乾燥時,消化自然就會受到影響。 相反,過量攝取水分也會影響消化。飯前或飯後馬上喝水,會稀釋胃內的消化液,易導致胃部不適,吃飯時喝水會促進糖分吸收,易導致肥胖。因此水泡飯或就湯吃飯的習慣不利於身體健康。最好是飯前或飯後0.5~1小時內喝水。 4、出現便秘 為了防止身體乾燥,小腸的最後一節和大腸善於吸收水分。如果體內水分不足,大便在通過小腸和大腸時,會變得又硬又圓。而且缺少潤滑劑,其移動速度將變得緩慢。這樣就出現了便秘。 如果大便在體內停積過久,大便中的二氧化碳和沼氣等有害氣體會被人體吸收,導致頭痛、惡心、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等問題。大便在腸內停積越久,致癌物 質和體內垃圾與大腸接觸的時間也越長。如果大腸經常與致癌物質長時間接觸,大腸細胞容易發生變異,導致大腸息肉或結腸憩室,嚴重時甚至會導致大腸癌。 人們為了改善便秘吃膳食纖維。但是不喝水光吃膳食纖維,大便只會越來越硬,加劇便秘。在攝取膳食纖維的同時,還應注意喝水。 5、腰部贅肉增加 體內乾燥導致的激素分泌不足容易使人變胖,尤其是生長激素和雌性激素的減少將增加腰部贅肉。缺乏生長激素將減少肌肉量並增加腹部脂肪,而減少的肌肉量會降低基礎代謝量,使人陷入肥胖的惡性循環。 6、有體臭 當肝臟和腎臟等排毒器官或排泄器官超負荷工作時,皮膚需要更努力地排出毒素,結果將導致皮膚出疹。 7、不能熟睡 即使在睡覺中,我們的身體也在持續消耗水分。如果睡足了8個小時,通過呼吸就會失去大量水分,而且睡覺時也會流汗,加劇體內脫水。因此,白天應補充足夠的水分,睡覺前也要飲用約1/4杯水。但是如果飲水過量,反而會頻繁半夜起床小便,所以飲水量應以沒有渴感為宜。 8、記憶力降低 比這個更嚴重的是,血液循環障礙將導致水分供應不暢,腦細胞在不知不覺中逐漸受到損害。健忘症也因此產生。 9、頭痛頭沉 這也是大腦擁有水分配給優先權的原因。當水分不足時,大腦為了清理廢棄物,下達指令給自己輸送更多的血液。頭沉就是這種信號。 給大腦供應血液,需要通過從心臟大動脈延伸出的頸動脈,經頭皮和臉部、舌頭,最終穿過顱內。隨著大腦下達指令給自己供應更多血液,動脈開始強行膨 脹,臉部和頭皮的血液循環增加,太陽穴周圍的動脈搏動增強,出現頭痛的現象。如果增加的腦血流量無法滿足腦細胞的水分需求,甚至會出現偏頭痛。 10、經常發熱 身體因無法調節水分而發出的一種代表性信號就是日射病。如果在夏天熾熱的陽光下汗流浹背地工作或運動過量,很容易因日射病倒下。流汗過多將導致身體大量失水,而身體缺水又會使人體失去調節體溫的能力,無法抵擋酷熱。 如果小孩發燒到40℃以上,就會出現熱性驚厥。這同樣是水分不足引起的現象。身體缺水會讓人體失去調節體溫的能力,因高熱而產生痙攣。 11、頻繁眨眼 如果揉眼也不能使眼球濕潤,喝水可以讓眼部的灼燒感和疼痛很快消失。使用人工淚液或經常洗臉、往眼中滴水等手段也有助於緩解症狀。 12、臉紅 當乾燥的身體持續脫水或體溫上升時,大腦即使犧牲其他組織也會優先保證腦血管的血液量。當水分供應不足時,大腦會以一定的比例膨脹腦血管,因此臉會變紅。 臉不僅是承載五官的器官,而且還提供眾多神經末梢的接收器。神經末梢不斷地監視周圍環境,向大腦傳遞監視結果。即臉相當於高度敏感的大腦的延伸器官,所以臉部的神經末梢也需要得到充足的水分,這樣才能增加大腦的血液供應和臉部的血液循環。 酒精中毒者一般會有紅鼻頭,這是因為酒精使大腦嚴重脫水。如果某個人的臉部變紅,有紅鼻頭,說明他的身體處於脫水狀態。 13、耐性不足,注意力下降 注意力下降也是同樣的道理。矮神集中到某個主題或課程時,大腦需要大量的能量。大腦獲得的水分越多,就越能生產出更多的能量,把新的信息納入記憶庫中。 過多攝取碳酸飲料將導致兒童的注意力下降。這是因為碳酸飲料中的咖啡因會起到利尿作用,使人體脫水,而且飲料中的其他添加物也會引起情緒不安。 14、關節緊綳 大家都知道,如果沒有潤滑油,汽車發動機就不能正常工作。關節也是如此,如果關節囊收縮變小,關節將無法獲得充足的水分和血液,軟骨也會變得乾燥,易碎易裂,不能緩沖摩擦和沖擊。 如果關節經常疼痛,說明該疼痛部位正在缺水,不能清理掉蓄積在關節部位的酸性或毒性物質。 15、不出汗 與之相反,有些人手腳完全不流汗,手掌或腳掌出現乾裂或疼痛。這兩種情況都屬於控制手腳流汗的自主神經出現異常而導致的現象,此時應重視調節自主神經。通過檢查可知自主神經功能是否失常。 出汗過多時,可以通過交感神經切除術來防止出汗。但完全不出汗的情況就不能通過手術來解決了。常做手浴或足浴,多喝水,使用保濕劑,可以緩解這種症狀。 16、頭暈目眩 血液的94%由水分組成。水分不足會使血壓下降,血壓下降會減少進入大腦的血液量,造成某種腦缺血症狀。大腦缺水時,人就會像缺氧一樣感到眩暈。 現代人可以從飲食中攝取鐵等各種豐富的營養素,所以只要不是生病或忌葷,通常不會出現貧血。女性在月經前和排卵期,身體在激素的影響下容易出現浮腫,並引起起立性低血壓。所以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出現頭暈的現象。 有些人一感到頭暈就去服用補鐵劑。不貧血卻服用補鐵劑的話,只能讓血液變得更加黏稠,增加患上癌症或腦卒中的風險。 17、血液變稠 黏稠的血液和血栓堵塞心臟就會引起心臟麻痹,而心臟麻痹將直接威脅到生命。有位已故的著名笑星就屬於這種情況。通過減肥,他成功減去了30kg,但 是在廁所大便時突然心臟麻痹,不幸去世。去世前,他在桑拿房裡流了很多汗,隨後又在運動中流了不少汗,大量失水讓他的血液變得過於黏稠。 洗桑拿時突發腦卒中的情況並不少見。這是因為黏稠的血液會堵塞腦血管,引起腦梗塞。所以最好在運動前30分鍾喝一杯水,運動後也要少量多次補水。
|
妳們身邊有人想健康的體重控制嗎?如果有,請一定要跟我說,我有一個很棒很棒的指導員可以推薦給妳們哦!
Email:cutehmy@gmail.com 或 按此直接填寫詢問單